
人耳聽到的聲音為直達聲與混響聲的疊加。如果在室內天花、墻壁、地板和隔聲屏障的吸聲部分等界面布置吸聲材料或吸聲構造,吸收掉部分反射聲能,可使得混響聲減弱,這就是吸聲降噪的原理。在確定噪聲控制方案時,首先應對機械設備的運行工作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,所擬定的方案,對機械設備的正常工作、生產工藝和技術操作是否有影響,堅決防止所確定的噪聲控制措施妨礙、甚至破壞了正常的生產程序。隔音材料是將噪聲源和接收者隔絕開來,阻擋聲音的傳播,使透過的聲能盡可能的減小。將兩個空間內的聲音進行隔斷,使得一個空間內的聲音無法傳播到其他空間。





噪聲還會使色覺、 視野發生異常。調查發現噪聲對紅、藍、白三色視野縮小80%。所以駕駛員應避免立體場音響的噪聲干擾,不然易造成行車事故。 施工結束后,根據《聲環境質量標準(GB3096-2008)》要求,對施工區域進行環境噪聲檢測,針對不同區域的噪聲標準不同。 一般檢測點選擇在噪聲敏感建筑物戶外,距墻壁或窗戶1m處、距離地面高度1.2m以上。
研究發現,噪聲超過85分貝,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,人們會感覺到吵鬧,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,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。 噪聲控制要從聲源、傳播途徑上進行綜合治理。在噪聲達到受聲點之前,采用阻尼、隔聲、吸聲和建筑布局等措施,盡力降低聲源的振動,或者將傳播中的聲能吸收掉,或者設置障礙,使聲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。解決噪音問題的一般程序是首先進行現場噪聲調查,測量現場的噪聲聲級和噪聲頻率,分析從聲源到接收者的傳輸途徑,對不同的噪聲源所產生的噪聲聲級進行排序量化噪聲問題。